2020年3月1日,周日,小雨
家是避风的港湾,家是温暖的驿站,家是富有的田地,家是梦想的起点。
我和弟弟生长在滕州一个普通的家庭里,没有什么特别,默默的融入在华夏大地的亿万门户之中。自幼之时,深得父母宠爱的我,享受着中华盛世的果实。
我的家族世代行医,父母是周边闻名的医生,慕名前来求医的人经常挤满家里的诊所。父母喜爱读书学习,每晚睡前都会阅读,他们常说“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父母是我和弟弟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榜样。父亲教子严厉,但也是一位慈爱的家长,经常想起我异地求学时,他扛着大包小兜的行李,把我送入学校,直到安排妥当,又匆匆踏上返程火车时的背影。有一年寒假我生病卧床,父母帮我倒水端饭,哄我喝下他们精心熬制的中药。一次父亲给我打针,没有扎上血管,竟然瞬间红了眼眶,那一幕幕温暖的画面,总是萦绕在我的脑海。
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转眼间“小棉袄”毕业工作,来到济南求职后,和家人团聚的时间更少了。平日里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和父母煲一阵温馨的“电话粥”,家长里短、嘘寒问暖的言语,总是可以消除工作一天的疲惫。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临危受命,我被委派参加第十一批山东援鄂医疗队,前往湖北疫区对口支援。行程匆匆,只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短短的道别,母亲有些沉默,似乎忘记“小棉袄”已经长大,需要肩负起抗疫的重任,父亲则表现的非常坚强,嘱咐我要照顾好自己,努力完成上级交付的工作。
危重症监护病房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我们想要挽救每一条生命,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厚重的防护服让人感觉窒息,每一个动作都显得吃力而笨拙,执行医嘱、取药、摆药、核对、发药、喂药、帮助部分患者洗刷、喂饭、打扫卫生、环境消毒等等,诸多因素我们要一一解决,持续几个小时的工作无法喝水或入厕,汗水早已浸透衣服,这在以前,是我们没有想象到的,现在,我们必需专注的工作,而种种不便,只能依靠顽强的意志力去克服。偶尔脑海会闪过一个念头:病人在等着你,不能让他们失望;家人在看着你,一定要学会坚强。
住地也有禁令,队员之间是不允许相互串门的,特殊时期,需要时刻防备病毒传染。每天的交流,也就仅限于工作前后的穿脱防护服时间,大家经常提及的话题,就是最近有没有联络家人。很多队员都是二孩儿爸妈,家里的孩子让他们无比牵挂,或许他们比我更能体会此时父母的心情。无论身为儿女,还是家有儿女,家,是我们停靠心灵的港湾。
我们带着使命来到黄冈,虽是异地他乡,却也是为了更多的人早日康复,回家团聚。家、国、国、家,亿家组成国,国融亿万家,当一个灾难来到我们面前时,我们会变得很单薄,可当一个个小的家庭融聚成一个大家庭,相互扶持、互不抛弃,终会众志成城、战胜病疫。
家,是我的动力,加油中国,加油湖北。
山东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李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