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在旅游行业发展的不利大环境中,位于宁波江北区慈城古县城,逆流而上,一举成为宁波旅游乃至浙江人出行的首选之一,它的秘诀是什么?是否可以作为疫情之下旅游行业发展的范本?带着一系列问题,笔者采访了慈城古县城有关负责人。
人类社会发展的巨轮总在矛盾中滚滚向前:科技不断进步,重复性劳动越来越少,生活的条件越来越好,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但很多人的内心却变得越来越疲惫,生活越来越乏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远。于是乎,我们又颔首嗟叹,越发怀念久远的旧时光,希望时光变慢,希望回到过去。快与慢,我们终需要找到一个奇妙的平衡,方能永恒。疫情之下,焦虑的情绪更是肆意蔓延,更多人开始慢下来,思考自己曾经浮躁的生活方式。慈城古县城正是发现了这一微妙的心理需求,开始以千年古城为基底,古风景观为依托,逐步打造一种快慢相依、快慢相宜的古风生活体验。
(民权路古风街景)
慈城快,因为城市的发展一日千里,在省、市、区、镇各级政府以及宁波市江北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各级领导的带领下,自去年以来,仅古县城核心区域的民权路就落户了慈城里院等60户特色民宿、餐饮和休闲类商家,同时激活沿街90%以上的老屋、老宅,古县城吃、住、游业态不断丰富,慈城的旅游服务配套以一日千里之势迅速升温。
(第一季古风集市现场图)
慈城慢,因为古县城的模样、神采历经千年,不曾失色。慈城是江南极少数保存较为完好的县城,城内孔庙、会馆、牌坊、古井等古建筑、构筑物中深藏着几十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不仅是建筑,目前仍有大量居民世代生活与此,留下了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性。
为了更好的复原古慈城景象,以保护整体风貌为出发点,不断修缮古宅院、重建文化遗址、新建旅游服务配套,在保护开发中传承历史韵味,实现古城内外建筑地域特色和空间形态的和谐。
(新晋网红:慈城大东门“瓮城”)
慢与快的结合,展示着这座千年古城悠悠的荣光,更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殷殷的目光。为了更好的帮助游客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静心而居,中秋、国庆双节之际,慈城重磅推出国庆嘉年华活动,以古风集市、古风演艺等内容板块,带领着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全程体验沉浸式古风生活。
在古风集市中,漫步街头,映入你眼帘的不再是高楼大厦、汽车轮船,而是古人扮相的窈窕淑女、谦谦君子;这里催促你前行的不再是老板的电话、同事的微信,而是喷香的美食、充满韵味的歌声;在梦中你梦到的也不再是子女的成绩、配偶的薪资,而是明日的黄花、昨日的古玩。
(着古风服饰的游客)
古风演艺里,你能看到现代人演绎的古代传说,在原汁原味的环境和表演中梦回古朝。无论你是否钟情艺术,在这时光都慢下来的古城中,你总能发现一些打动你心扉的前朝旧梦。
在小小的慈城,千年的时光弹指如一瞬,汇聚于此刻,你说他是快是慢?在幽幽的古宅中,毕生的回忆潺潺如涓流,静静流淌着倾泻着,你说他是慢是快?说不清更说不得,身边的一切元素都在主动与你互动,这里既有乌镇周庄的静态之韵,更有兼具东西方神韵的动态之美。倘若你有幸,能够在十一期间多待几天,小长假结束前更可欣赏到一场古城风味的磁力音乐季。无论是知名的乐团还是慕名而来的歌唱红人,都在为这快慢相宜的慈城绽放着独有的色彩。
快与慢的相遇,古与今的碰撞,柔与刚融合,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土著与游客的交互,这一切,都慢慢的、自然的形成一幅繁荣盛世的美好画卷。这里有着你苦苦找寻的慢,更有你意想不到一眼千里的快,快慢之间,慈城终于愈发迷人。近年来探索出的发展之路得到了市场和百姓的认可,这更加坚定了慈城逐步走出宁波、走出浙江、走出中国、迈向世界的信心和决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